('\n
科讯科技的股价强势反弹,如同一剂强心针,彻底驱散了笼罩在郑董心头的阴霾。质押爆仓的警报解除,他不再需要夜不能寐地担心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地位会顷刻间崩塌。
\n
与旭升投资签署的那份协议,此刻在他眼中也不再是“城下之盟”,而更像是一份“战略盟约”。转让那10%的股权,虽然稀释了他的持股比例,但协议约定的转让价格,基于当时较低的股价以及后续股价的大幅飙升,为他带来了极其充沛的经济补偿,足以让他个人财富再上一个台阶,甚至有余力去进行新的投资或规划。
\n
更重要的是,他盘算着自己的持股:即便转让后,他手中仍握有超过20%的股权,依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且,通过与爱旭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他们两人合计的持股比例构成了绝对的控制优势。
\n
回顾整个合作过程,爱旭的行为模式让郑董感到一种意外的“安心”。爱旭并没有像某些野蛮人一样的资本方,急于将他踢出局,自己掌控一切。相反,爱旭严格遵守了协议:董事长的位置仍由他担任,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决策权也依然在他手中。爱旭索要的“财权”和“人事权”,在他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必要的风险控制和保障投资回报的手段,而非为了插手具体业务。
\n
“爱旭的本意,看来并非贪图权力本身,而是真正看重公司的长期利益和投资回报。”郑董得出了这个让他宽慰甚至有些欣喜的结论。
\n
这个结论,与他作为创始人和技术偏执狂的初心不谋而合。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心无旁骛地带领科讯科技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他的产业理想,而不是终日陷入与张总那样的权力内斗或者与资本方的勾心斗角。
\n
现在,有了旭升投资这样强大而“懂行”的资本盟友在背后支持,替他挡住了许多来自二级市场和董事会内部的明枪暗箭,比如张总的减持和可能的后续动作,他感觉自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n
他可以更宽心地投入研发,布局长远战略,大胆地施展他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判断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