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林逸提起那支御赐的贡墨,笔尖饱蘸浓墨。墨是好墨,带着沉郁的松烟香气。他凝视着洁白的宣纸,那纸光洁得如同初雪。这一次,他不能再藏,也无需再藏!会元之名,金殿之试,便是他最好的护身符!
\n
笔尖落下,沉稳有力:
\n
“国用之本,在赋税。赋税之基,在土地。土地兼并之害,甚于洪水猛兽!前梁之亡,殷鉴未远!豪强阡陌相连,膏腴尽归朱门;小民无立锥之地,饿殍遍野于路旁!朝廷赋税日蹙,何以养军?何以赈灾?何以固国本?”
\n
开篇如惊雷炸响!直接点破“土地兼并”这一王朝沉疴毒瘤!他引经据典,列举前朝因土地兼并导致流民四起、最终亡国的惨痛教训,字字铿锵,掷地有声!金殿之上,针落可闻!不少官员脸色微变,尤其是那些出身豪族的官员,目光变得阴鸷。
\n
林逸笔锋不停:
\n
“何以解之?除苛捐杂税之弊,行‘摊丁入亩’之良法!”
\n
他终于祭出了这酝酿已久的杀招!
\n
“丁税徭役,尽数摊入田亩之中!田多者税重,田少者税轻,无田者不纳丁银!如此,则豪强巨室,不得隐匿田亩,逃税避役!贫弱小民,可免丁银催逼,家破人亡!朝廷赋税,取之有源,用之于民,国用不竭而民力得舒!”
\n
他详细阐述“摊丁入亩”的具体操作:清丈田亩是基础,必须重造鱼鳞图册!凡隐匿田亩,一经查出,其田半数充公,半数低价售予无地之民!令豪强肉痛,令小民得利!此乃釜底抽薪,断兼并之根基!同时,他还提出配套的《保佃律》,限定最高租额,严禁利滚利盘剥,保障佃户基本生存权。
\n
写到此处,林逸胸中激荡。他笔锋一转,又指向另一大弊:
\n
“国用之道,开源与节流并举。然今日之节流,多流于裁撤边军、削减赈济、苛待小吏!此乃剜肉补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