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奇绝。这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成了“平安里林先生,教书育人,专治各种顽劣不服,一手‘顶缸灌顶***’,神鬼莫测!”
\n
结果便是,林逸这小小的“启蒙堂”门槛差点被踏破。有真心求学的,但更多的,是把自家皮猴送来“治病”的。林逸来者不拒,束脩照收,规矩照立。一时间,他那小院里,书声琅琅与头顶水盆罚站的“奇景”交相辉映,成了一大奇观。林逸乐得如此,教书匠的身份愈发稳固,束脩虽薄,却也细水长流,更是绝佳的掩护。他每日里青衣素袍,手持戒尺,行走于顽童之间,俨然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迂腐模样。只是那双眼睛扫过那些懵懂或狡黠的小脸时,眼底深处,偶尔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n
秋闱的日子,踩着落叶来了。贡院门前,又是乌泱泱乌泱泱一片青衫方巾,空气里弥漫着墨臭、汗味和压抑的紧张。林逸混迹其中,毫不起眼,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直裰,手肘处那块补丁针脚细密,无声诉说着主人的清寒。
\n
“丙字柒拾叁号!”查验身份的师爷眼皮耷拉,声音平板无波,瞥见林逸递上的廪生文书,目光在那“清河县学”几个字上停了停,又挑剔地扫过他肘部的补丁,鼻腔里飘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啧”。
\n
林逸恍若未闻,接过木牌,神色平静地走进那熟悉的、如同巨大兽口的贡院大门。甬道深长,两侧号舍森然。丙字号的区域,依旧偏僻逼仄,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经年的灰尘气息。
\n
“哟!这不是咱们清河县的‘大才子’么?怎么?被牛撞了一回,还没撞醒?又来自取其辱了?”一个带着刻薄讥诮的声音突兀响起。
\n
林逸脚步微顿,侧目望去。只见不远处天字号号舍门口,沈文昭一身崭新的宝蓝绸衫,头戴玉冠,手里那柄湘妃竹骨的折扇摇得风流倜傥。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衣着光鲜的跟班,众星捧月。沈文昭看向林逸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轻蔑,嘴角那抹讥笑,仿佛在看一条误入贵人庭院的癞皮狗。
\n
沈文昭,青州府通判沈默之子,上届乡试解元。春风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