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新建出来的宿舍有多大,只要能一人分到一个房间,他们的妻子儿女过来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更甚至,可以直接把妻子儿女接到公社里来住,省得往回跑了,小孩子也能在公社里的小学读书。
水泥厂和砖瓦厂的厂长员工们,现在对许金虎是一点意见都没了,反正现在冬季雪天,生产出来的水泥堆在仓库也是堆着,许金虎要,只要给足数量的钱,他就给拉,一车一车的水泥砖瓦拉到公社里,下面垫上厚厚的红砖,上面用厚厚的稻草盖上,再叫了当初给蒲河口和临河大队建监狱和学校的原班人马来修建公社宿舍。
许金虎还特意喊了许明月夫妇过来,参考他们的意见,修建宿舍。
毕竟这宿舍以后他们夫妇也是要住的。
宿舍要建的多么大,多么的豪华,那是不现实的,生产条件有限,只能在有限的环境里,尽量使人住的舒适些。
好在水埠公社别的没有,就是地多,宽敞。
这时候的水埠公社还不存在什么新街、老街,只有一条通往水埠码头的长街,也就是后来的老街。
按照几十年后,水埠公社的交通划分,围绕着堤坝修建好后的省道形成的‘十’字路口,连接老街,形成一个十分繁华的主街区。
却也因为这条‘十’字主街作为交通要道,太过繁华,导致这条路,一堵就是二十多年,一直到一零年以后,在下面新街的位置,重新开辟了一条高速路,才缓解了水埠公社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拥堵情况。
现在一切都还没开始,许明月就想提前把这条省道规划出来,因为水埠公社的堤坝修建,已经把通往邻市方向的这条堤坝,给修建好了。
只是堤坝是堤坝,下面的路和堤坝连接的地方,依然还是黄泥巴路。
想要使得这条‘十’字路不那么拥堵,首先就是路面足够宽敞。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