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楚秀秀, 回去后,知晓了学校学生缺被子、缺保暖衣物,原本她只想着利用自己的种植空间种些瓜果蔬菜、稻米小麦, 在这个时代把日子过的好一些,此时在临河大队不缺粮食的情况下, 想到学校学生们舍不得穿学校发的校服, 一年到头穿的补丁摞补丁的破衣烂衫, 她忽然想将空间里的一些不必要的蔬菜铲掉,想多种些棉花了。
至少,至少能让学校的孩子们, 冬天有件棉衣过冬吧?
回想到她每日在学校看到的那些学生,学生们在学校时还好,穿着学校发的‘校服’, 校服虽然都旧的发黄了,听说是城里服装厂的瑕疵衣服拉到的他们这里, 可到底没有补丁,到每月月底, 这些学生们集体放假两天,可以回家的时候,穿着那些破破烂烂, 补丁摞补丁, 甚至可以称得上衣不蔽体的衣服, 楚秀秀才知道这时代的孩子, 尤其是大山里的孩子们生活有多艰难。
这年代没有什么新衣服,全都是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给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甚至所谓的‘新老大’的新, 也不是真的新衣服,而是旧衣服改的,基本上没有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是合、体的,小孩子穿大衣服,这样一件衣服可以穿三四年,大孩子穿小衣服,因为原本小时候一直穿的衣服长大了,已经小了,袖子短,腿短,冬天没有袜子,没有棉裤,下面露出一截脚腕子,脚上全是冻疮,小腿上也冻的青青紫紫的。
这就是这年代大山里孩子的普遍现象,甚至不只是大山里,很多大山外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也是老校长听到黑市上有棉花卖,急着和楚秀秀打听的原因。
楚秀秀看着空间里满地的棉花杆,叹了口气,又任命的回到空间中,用她从学校柴房拿来的柴刀,一颗一颗砍起了棉花杆。
这个季节正是要上山砍草的时节,柴房里就有柴刀,正好方便了她处理棉花杆。
等她辛辛苦苦忙了两个多小时,砍掉了半亩地的棉花杆,腰都要累断了,突然又对着满地的棉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