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秀秀说:“不过人家不接受很多人去,你们要的话,要多少和我说,我租了船给你带回来。”
她又问了张莹莹和阮芷兮。
阮芷兮一听有棉花,不光自己要了,还去问了魏兆丰,魏兆丰宿舍也是没有火炕的,知道有棉花后,都要了棉花。
世面上布票难得,棉花票同样难搞,在没有棉花票的情况下,这批棉花的价钱不低。
张莹莹是家中长女,家中能给她的支持极少,过来一年多快两年了,除了刚来时,家里给她寄过一点东西,后来就再也没寄过了,反而是她,多次给家里寄她从山上摘的蕨菜头和笋干。
她身上的钱就只有当初街道办发的知青安置费的一半,这批棉花不便宜,她手里的钱一直没敢用,哪怕冬季寒冷,她也没舍得买棉花做被子,只和楚秀秀说:“你给我带两斤吧。”
两斤棉花做不了被子,却可以做一件棉衣和一件棉裤了。
这边的冬季异常湿冷,若没有一条足够保暖的棉裤,湿寒的冷意仿佛能钻到人骨头缝里,针扎似的疼。
她才来了一年,今年每到阴天的时候,膝盖便已经有些酸酸的不舒服。
且棉衣和棉裤晚上脱了也可以盖在被子上,使得被窝里也暖和一些。
其实张莹莹更想去有火炕的宿舍,那怕挤一些都行,至少冬季火炕暖和,可惜女知青宿舍现在住了十个人,满员了。
阮芷兮和魏兆丰两人不缺钱,都要了十斤棉花。
这时候的棉花按照地区光照不同,亩产一般在四十斤到一百二十斤不等,但不知道是不是楚秀秀的种地空间黑土地异常肥沃的缘故,她空间的棉花在没有任何打理的情况下,亩产居然达到了一百斤,她种了半亩地的棉花,足足摘下来五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