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家村两个村子,都凑足了差不多两百户要通电的人家,不过他们家家户户都只要求开一个电灯泡。
大队部也不管他们,把要通电的人家都记上名单,每家每户还要交一块钱拉电线用,可把这些人家给心疼坏了,也幸亏本地有炭山在,家家户户的壮劳力在农闲期间,每家每户出一个壮劳力去挑堤坝,剩下的壮劳力就去炭山钻碳洞挣钱,他们家里实际上是不缺钱的。
交了钱,大队部又安排村里的壮劳力们去山上的杉树林砍杉树做电线杆。
本地的水杉树生长的又高又直,很适合当电线杆。
一棵棵的杉树从山上砍下来后,还不能马上用,而是全部堆到了水电站下面的河道里泡着,要好好泡上一段时间才能用。
水埠公社那边,江天旺也将临河大队要用的电线给拉来了。
陈卫民他们一日都不得闲,先是安装发电机设备,还要实验,试用。
等水电站全部安装完毕,又开始装电线。
本地因为有水患风险,在安装杉树电线杆时,也是有讲究的,刚开始大队干部都要把电线杆安装在堤坝半腰处,杉树由于足够直,足够高,即使安装在堤坝梯形的半腰处,也足足高出堤坝高度两米多,别以为高出堤坝两米多,站在堤坝上的人就能够到电线,杉树高五六米,堤坝路面距离梯形腰处又有两米多远,行人根本不可能碰到。
前世临河大队的电线杆就是这样埋的。
但在许明月前世上初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件,许明月当时就是当事人之一。
九八年洪水,整个大河以南除了许家村这个地势足够高的村子外,所有村子都被淹了,江家村也被淹了一半。
由于只有许家村幸免于难,所有灾民都齐聚许家村,许家村的船只也负责接送大河以南所有学生周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