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和跟范景到家时,整好碰着巧儿打外头回来。
康和问小丫头打哪儿去顽了,巧儿一手拉着康和,一手拉着范景进了院子。
“范鑫哥哥打城里回来了咧,前些日子童试放榜,大伯和大伯娘清早上就收拾了去城里看榜,爷奶都巴不得换了衣裳跟着去看,哪晓得范鑫哥哥头一门就没考过。”
童试得考三回,先由县里的县公主持考县试,过了往府城考府试,两回考试皆过,便可为童生。
往上再考过院试,则可得秀才功名。
这几日康和跟范景上了山,自家里头又没有读书的,对科考的事情也便没上心,先前倒是听陈氏说过两句,但没如何记在心头,这厢还不晓得已经放榜了。
康和道:“科考不易,这也是寻常。若要是那样容易中,村上不晓得有多少童生秀才了。”
巧儿道:“是这个理咧。可湘秀姐姐也家来了,家里头吵了起来。”
康和疑惑问巧儿吵什麽,巧儿绘声绘色的同康和说大房那头的事儿。
范鑫呢,打七岁的时候开蒙,十岁的时候便开始下场考试,这转眼已经二十三了,读了十余年的书,也考了十余年的试。
这些年无非是过了县试和没过县试,来来回回的在两考中打转儿,就是过不得府试,连个童生都没谋上。
其实也多有那般三四十了才考中童生的学子,科考路上老少俱全,也并不是稀奇事。
只范家大房虽比二房好些,可到底也还是个不上不下的农户人家,寻着这般人户,能送家里的小郎读两三年的书,开蒙识字再要会点算数,那已是了不得了。
大房起初也是这般打算的,只后头又给改了主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