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么说就是常茂非常不理解,別人逃灾是能活著都难。
自家这位舅舅倒好,逃灾不假,可是学了点武艺、医术更为精湛,天地至理知道的不少,还知晓很多奇闻軼事。
这样子,哪里是逃灾该有的情形!
“我忙著討饭、忙著当和尚!”马寻没好气的说道,“你真要是好学,什么时候不能学?逃荒,逃荒就不能学些东西?”
常茂憨直的说道,“那我可不行,我有您的见识早就投奔明主干一番大事了,要不然我就仗著武艺出人头地。”
徐允恭则连忙追问,“舅舅,这么说来蝗灾是可以治理?”
“是可以治理,只是这事情不容易。”马寻笑著说道,“陛下此前责令国子学学子分赴各地兴修水利,我一直都是支持此事。有大儒希望国子学学子安心修学,我倒是觉得当学一些实务。”
刘伯温一时间无言以对,他毕竟也是传统读书人,对於一些大儒的理念比较理解。
可是朱元璋也好、马寻也罢,对於国子学的一些安排让人著急。
这就是在大力的培养一系列的基层官吏,安心修学远不如学有所成去治理地方重要。
尤其是马寻执掌国子学以来,这傢伙看似是对国子学不上心,可是总是安排一些奇奇怪怪的课程。
传统的儒家经典等等自然要读,可是《梦溪笔谈》、《农书》等等,这也是马寻大力提倡学子们多多翻阅的。
此前魏观、王禕等国子学祭酒没办法进徐王府的大门,可是有些学子要是『学有所成”投书到徐王府,那是可以收的。
甚至运气好、有见地的,还能得马寻的接见,甚至安排『升学”,举荐直接入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