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天生地养
大蒜素、酒精或者一些关於急救、备胎等等医学或者常识,马寻觉得自己该教的都教了。
煤球等等,这也是在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选项。
他不认为自己可以一下子做好,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其实马寻一直都是想要寻找一些长绒,別看以后的似乎不稀奇,如今的也不稀奇。
只是如今的是本土,绒比较短且粗糙、產量较低,马寻都对印度动心思了,对於去甘肃等地种也有心思。
只不过现在的纺织中心是在江苏,甘肃那边还不算特別稳定,所以还没办法大力的去种植。
清朝的槽点確实不少,但是作为歷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很多制度上也確实是封建制度集大成者。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包括军机处、对宗室的管理等等。
这確实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只是马寻担心步子迈得太大引起的阻力大。
歷史上的一系列改革者、变法者,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些也是不爭的事实。
更何况一系列的变革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动盪,这都是马寻需要担心的,毕竟明初还有太多的不稳定性。
赵大勇风风火火的来了,“国舅爷,我打听了一下。百姓觉得是知县不修德行,以至於去年遭了灾,百姓没了粮食度日,因此捆他入京。”
马寻忍不住皱眉,“遭灾?水灾还是旱灾?”
“蝗灾。”赵大勇忧心的说道,“好在不算严重,只有一些人家受影响。”
这一下可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