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尚未独当一面、攻克强敌,所以威望尚且有缺(如以真实历史而论,他也要在顶住诸葛亮、击败公孙渊,连立战功之后,才能做实领袖群臣的地位)。寻常时刻也就罢了,到了这样大厦崩塌、惶惶疑虑的紧要关头,却实在有点独木难支。
可是,如果要顺应大众的情绪,却必须得设法否认畏蜀如虎的传闻——换言之,走出王八壳子,正面诸葛武侯,结结实实的打一场胜仗;可这样的话,似乎也实在……
还好,左右侍奉的亲信还是看出了主将的为难。郭淮就在私下里劝解司马侍中,说如今事已不可为,与其坐守,何如取法乎上?
为了顾全主将的颜面,这一句话说得很委婉;但大家却都心知肚明。早在离京之前,司马侍中就与曹大将军私下商议,对战局有过全面的安排。乌龟壳战术最怕的就是被引出工事,被迫与敌军决战;所以双方事先约定,如果司马懿实在已经顶不住出战的压力,那就有曹大将军出面作保,设法从少帝手中拿到圣旨,以皇权的威慑强行弹压士兵的异议——皇帝派个使臣挡住军营,越门一步者立杀无赦,靠着这种强压的手段,总可以把事情拖下去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可奈何的最后一步。但郭淮前后思虑,觉得现在人心思乱,确实也已经到了皇帝出马的时候,所以他婉转建言,还是希望司马侍中能够向少帝呈奏,求得一份逆转乾坤的圣旨。
可是……可是,面对这样恰当而合适的建议,司马侍中居然犹豫了片刻。
片刻之后,司马氏低声开口,语气却有些轻飘:
“……也不急于一时,看看再说吧。”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让司马侍中“看一看再说”的缓和空间了。诸葛丞相谋算全局,当然是步步紧逼,绝不容敌手稍有喘息。在送女装造声势一通小连招之后,蜀军兵锋再次北移,直接逼迫孤悬在外的天水郡。大厦倾颓,独木难支,天水郡挣扎数日,终于还是遣使请降,屈膝低头。
先前南安、安定诸郡恭敬投降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