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返两界数次之后, 穆祺修订了印刷术的引进方向。他原本打算引入大名鼎鼎的铅活字技术,将印刷业由蛮荒时代一举推动至十五世纪的水平。但再三权衡考量之后,他还是不能不暂时放弃这一宏图——铅活字当然是巨大的技术跃迁, 但铸造活字及使用活字却相当麻烦,实在不是现在可以承担的技术奇迹。
即使到了一千年以后, 活字印刷术一般也更适用于字母语言而非字符语言, 毕竟英文字母不过二十六个, 常用的汉字却足足有数千, 仅仅从铅字挑选辨别出模板, 就是不小的苦工,还要印刷工人能够识文断字、熟悉汉字的常用排列;而现在——在文字尚未完全成熟的汉朝。常用的汉字可足足是有上万个之多,在这种情形下, “熟悉汉字”,可绝对不是什么很平常的门槛!
——这么说吧, 汉赋中用来描述不同颜色、不同种类马匹的专用字, 就足足有近百个之多;要是一一都做成活字,那上万个活字基本谁也背不下来, 挑选的效率大大降低;要是统统删掉——统统删掉之后, 司马相如和枚乘的大赋又该怎么办?你这不是迫害文学么!
思来想去, 别无他法,只有改用雕版印刷, 降低技术标准, 适应这落后的生产关系。穆祺重新检阅资料, 调整了雕版材料,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方便广泛运用;除印版以外,他还花钱找网上的爱好者买到了土制油墨的配方, 搭配雕版使用——传统墨汁易溶于水,印出的字怕水易晕散,极难保存;油墨则仅溶于部分有机溶剂,效力上要可靠得多。
反复多次之后,穆祺终于能向合作伙伴们展示自己的成就——八百册以雕版印刷出的《赤脚医生手册》。
“这是我答应过陛下的事情,现在已经做到了。”他彬彬有礼地对刘先生说:“请陛下检查。”
死鬼皇帝哼了一声,捡过一本手册翻了一翻。虽然技术相对简陋,纸张也极为粗糙,但字迹大致还算是清晰明白、易于识别,甚至还有别样的惊喜:
“你连草药的图案都印上去了?”刘先生展开一叶,点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