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自然会对做出贡献的人铭记于心。
梁明光与他闲聊最近家里的情况,“您上次说要建新房子了,现在建好了吧?”
“上个月就建好喽,再等下个月,家里最小的那个要娶媳妇了。等开了年,我就把摇船的活交给大儿子,以后我就不出来了。”
老伯犹记得梁辞是八月份去京城读的大学,乐呵呵地对着梁明光道:“姑娘养得好,照样给祖宗挣面子。还是梁会计眼光长远啊。”
公社的领导几年了差不多就是那一帮人,算是看着梁明光成长起来的。当时梁明光要送梁辞去读高中,大家伙只说梁明光对妹妹好。后来又要供着梁辞复读的时候,公社的领导是劝了很久的,就因为那时候有个公社领导给他说媒,人家姑娘条件很不错,但是再供梁辞复读哪里攒得下钱?人家姑娘觉得梁明光对亲妹妹太好,以后说不定还要贴补,这件事就给吹了。
梁辞考上大学,那时候梁明光是请了公社的领导们过去吃饭的。无非就是想着给人家看,他家姑娘,争气着呢。
本来外面的人不知道这些事情,听说是原来和梁明光说亲的那姑娘村里人说出来的。后面又有了药材厂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梁明光是个有前途的就想着给他说亲。但是说亲吧,也得知根知底。这一扒拉,就把梁明光之前的那点事都给扒拉清楚了。
梁辞扯了扯梁明光的衣角,“哥,我给你争光了没?”
梁明光挺直了背,也觉得再没有这么硬气过,“当然了!”
老伯啧啧称奇,家里兄妹能关系这么好的也很少见。
下了船,就得靠着腿走回家了。
秋季的水稻已经都收割了,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