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连由楼楠领总,周四为副。”
“下面的排长、班长,由你们自行挑选,以军械考核为標准,五日后呈报。”
顿了顿,陈锐才继续说:“营部由我领总,周君佑、徐渭为辅。”
眾人一一应声,老哈瞄了眼徐渭,猜测人事安排有可能是这位出的主意。
周君仁和楼楠都是北下的,两人都有丰富的经验,不过楼楠是义乌一脉的首脑人物,安排的两个副手却都是陈锐的老部下。
不管是指挥上,还是从人脉关係来考虑,可谓是面面俱到。
陈锐看向陈子鑾,“你是去军中,还是留在营部?”
陈子鑾想了想,“还是下去吧,不然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
一旁的徐渭有点脸黑,刚才长时间的討论中,他好几次建言都被周君仁驳斥,就差没说他是纸上谈兵了。
这个时期的徐渭还不是后来那个“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出谋划策平定东南的徐文长呢。
周君仁大大的伸了个懒腰,“那接下来就是军械了吧?”
陈锐頷首,“当时从山东带回来的军械只能供百多人,年前后从南京通过魏国公府购置了一批,但也缺额不少,而且鸳鸯阵用的军械与惯用军械有区別。”
从长久来看,自行打制军械那是必须的,不可能一直受制於人,而且很快就要扩军,更別说以后的鸟銃了。
其实这个时期明朝已经开始批量打制鸟銃,但质量实在不能恭维,炸膛的机率很高。
短期来看,军械只能从各地想方设法钱去买。
“两条路。”陈锐显然早有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