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从前是、现在也是、未来也应该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因此,工业首先就应该是为农业服务的,让大清帝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是其最终使命。
目前,大清帝国各省的官办农场在工业体系新一轮的改造与重组工作实施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向国营农场的体制转变和升级改造工作,这些国营农场成为大清帝国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主力军。而其中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国营农场更是依托工业体系提供的化肥、农药、拖拉机、汽车、飞机、各型新式农用机械以及以规模化、标准化完善的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和农产品供应、加工、储备体系等,加上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和谐共存的局面,出现了连续的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同时,国家制定的更为合理的惠农政策被各级政府广泛推广,促进了民办农业的兴旺,使其成为官办农业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夯实了保障全国4亿6千万国民生活所需的战略举措,也让仍然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得以大幅度改善。
现代化农业的持续兴旺,不但彻底解决了全体国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而且拥有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用于充实国库或是其它用途。
如此,大清帝国的现代工农业体系渐趋发达,社会各项事业更是一日千里,实实在在的让全体国民共同分享到了国家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