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于是让崔道逸将稿子交给刘新武,让他继续改,将矛盾写的深入一点,做到有理有据,充分揭露,最终得以成功发表。《班主任》更像是风向标,让文学界都感受到了文艺风向的变化,开始调整创作方向。
\n
崔道逸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是刘新武的伯乐。
\n
“老张,我这有一篇小说,我看了之后大为震撼,又拿不定主意,所以让你看一看。”
\n
听他这么说,张广年赶紧提起眼镜,从崔道逸手里面接过稿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n
“《驴得水》,这是在借‘驴’讽刺什么?”张广年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道。
\n
“老张,你怎么知道是在讽刺?”
\n
张广年抬头笑道:“还能真写驴不成!”
\n
“你先看,绝对会大跌你的眼睛。”崔道逸走到旁边的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翘着二郎腿坐在了旁边的木质扶手沙发上。
\n
张广年听到后好奇心更重了,接下来看的更加认真。
\n
“荒诞,太荒诞了。不过像是有些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吃空饷这个事情在那个时代太正常了!”张广年像是激动又像是生气地说道。
\n
“这是开胃菜,更有意思的是在后面。”
\n
张广年整整读了一个小时,才将文章给看完。对于编辑来说,这样看文章时间已经是很长了。像这种长度的文章,即使认真看,也不会很久。
\n
但《驴得水》里面的各种细节,不得不让张广年看的时候反复揣摩。
\n
张广年放下手中的稿子,摘掉眼镜,用手轻轻地按压太阳穴和轻轻地刮着眼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