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季中鸣忙摆手道:“不可,大师菩萨心肠,岂知那萧云帆阴险狡诈。他若知道我们同去,势必对掌门不利。”
\n
那蓝袍儒生唤作孟显,他展开扇子,露出一朵牡丹。看了季中鸣一眼,微微一笑道:“季大侠,霍掌门是我们的好朋友。他的安危我们怎可不顾?方才宏远大师说的很明白,孰是孰非,我们见了那萧云帆再论。”
\n
群豪应声附和,楚季二人只得带头走在前面,引众人出殿。
\n
再说尹中豪心系霍中原安危,星夜赶往蜀中成都府,一时也不敢耽搁。单是脚力就用了二十匹良马,有六匹几乎脱力而死。一番奔波,终于赶到四川地面。在一家客栈内投宿,要了酒肉饭菜,胡乱吃了些。遂向小二打听春秋楼所在。
\n
小二笑称蜀中如今有两座春秋楼,一座在城东,一座在城西,却不知他要去哪座?他心中奇怪,欲再问那小二,小二推说事忙,指点他向一个说书人打听。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得见那说书人。
\n
二人落座后,尹中豪道:“先生,在下听闻此地有两个春秋楼,还望先生指点迷津。”说着放了一大锭银子。
\n
说书人见了银子,自然喜笑颜开。将他胸中所知,倾囊而授。
\n
原来这春秋楼在武林中地位显赫,并不是依靠武学上有所建树,而是冯家子弟敢效太史公之笔,为江湖英雄著书立传。但凡习武之人,最重名望,临死之前大名能录入《江湖史话》这部巨著,那便是莫大的荣光。这部书每年都有刊印,其表彰颂扬的英雄事迹,在坊间也广为流传。
\n
《江湖史话》最初为冯遇春执笔,后来由胞弟、族人一同编撰。每一次刊印,冯家都获利不不菲。久而久之,内部就引起利益纷争。冯遇春年事已高,早早将楼主的位子传给次子,自己游山玩水,不在为这些俗务萦怀。而其胞弟自然不甘,在城西也建了一座春秋楼。
\n
成都以东十五里外,竹林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