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的肩膀,如今已宽阔许多,有了棱角。
“其二,领兵攻赵,军权在吾,有何责任,吾自担之!所谓邯郸未破,咸阳先危不可能发生,吾作为王父嫡长子,亦能担得起这份干系!”
他掷地有声道,“其三!攻赵确是国之大事,该运筹帷幄、择选良将,也正因如此,我大秦良将之中,何人比赵将军更锐不可当?”
“还其清白,自是国事,如何算是私念?”
他冷静以对,一一辩驳过去,竟让淳于越愕然而哑口无。
他突然意识到,眼前的少年,似乎已经不是孩童了。
竟开始有些顶天立地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如此巨大变化的?
嬴政默默看着扶苏斩钉截铁的辩驳淳于越,心中不由自主的欣慰和开心。
他在扶苏的身上,看到了担当、责任、勇敢、坚毅、无畏以及血性。
这些真正的,军魂一般的东西,并不与他从前学的那些儒学精神冲突。
相反,它加持了扶苏身上的浩然正气。
让这股浩然之气,不再如空中楼阁一般缥缈无根。
而是有了依凭,有了倚仗。
若说之前扶苏身上的正直与浩然气,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如今的浩然气概,便是实打实锤炼出来的。
在无边艰苦的炼体中,在目睹的血腥杀伐中,在与军中将士同吃同住中,将浩然正气锤炼到骨血之内。
生长出真正的铁骨担当来。
他并非从善变作了恶,也不是从文雅变作了粗鲁。
而是去伪存真,不再拘泥于儒学仁义的桎梏。
愿以铁血手段行善事。
若再以车舆论问他,他亦可行仁念,即使承担不仁之名。
嬴政故作黑脸,“你可想好了?”
扶苏不假思索,“臣想好了。”
嬴政挥了挥手,“那就由你来领血衣军,蒙恬作为副将辅佐,攻赵战事一起,你便领了虎符,带军前往颍川郡。”
“至于赵诚一事,你若担得起干系,就由你做主好了。”
“臣,领命!”
扶苏领命,而后转身,大踏步走出殿外,竟也有几分龙行虎步。
不过身上燃的却不是血煞杀伐之气,而是阵阵浩然正气。
淳于越看着他的背影,竟是讷讷无。
良久,嬴政的声音传来,“淳于博士,你可还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