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那一天的江家大院,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从中间劈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墙的一边,是西厢房和厨房。
李秀兰带着丫丫从百货商店回来时,小脸兴奋得通红。
她不仅买回了两套印刷精美的识字卡片和好几本花花绿绿的小人书,还破天荒地,给自己和女儿买了三根油纸包着的麻花糖。
当江建国真的用雪白的面粉和喷香的葱油,做出两大碗油汪汪的油泼面时,丫丫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厨房的屋顶。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进西厢房。
江建国破天荒地没有回屋,而是搬了条板凳,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那套崭新的识字卡片,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丫丫念书。
日。太阳,就是日头。
他指着卡片上那个红色的圆,声音沉稳而又充满了耐心。
月。晚上的月亮。
水。喝的水。
火。烧火的火。
他的声音和他那双布满老茧、能摆弄最精密机器零件的大手,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他教得不快,但极有章法。
每教一个字,就拿出对应的小人书,指着上面的图画,给丫丫讲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丫丫学得格外认真,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和对爷爷的崇拜。
李秀兰则坐在一旁,手里不停地做着针线活,脸上却带着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幸福而又安宁的微笑。
阳光,面香,读书声。
这幅父慈女孝、其乐融融的画面,温暖得像一幅画。
而墙的另一边,则是阴冷、死寂,充满了怨毒与算计的三个房间。
江卫国一下午都没出房门。
他趴在桌上,反复修改着那封寄往琉璃厂的信,每一个措辞都充满了恶毒的暗示与引诱。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个老东西被拉去批斗、游街,最后凄惨地死在劳改农场里的场景。
想到这里,他脸上便浮现出病态的、快意的笑容。
江红梅则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翻了出来,一件件地比划着。
她舍不得卖,可一想到下个月那五块钱的房租,和厨房里飘来的、她一口也吃不上的饭菜香,心中便充满了焦灼和愤恨。
江卫东的手还肿着,他不敢再去找江建国的麻烦,只能在屋里像困兽一样打转,最后,他贼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