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太守,留下传国玉玺再走吧。”孙策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
刘勋望着江面倒映的灯火,忽然仰天大笑:“我竟输给了一群黄口小儿!”他解下腰间的锦盒,用力掷向孙策,“这劳什子玉玺,谁想要谁拿去!”
锦盒落入孙策手中时,江风突然转急。苏羽站在周瑜身边,望着刘勋策马西逃的背影,忽然想起荀曾说过:“乱世之中,最无用的便是虚名。”
皖城收复的消息传到历阳城时,城中正在举行秋社祭祀。孩童们提着灯笼在街巷奔跑,读书声混着祭神的鼓声,竟有种奇异的和谐。苏羽站在学馆窗前,看着里面正在临摹《论语》的学童,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先生在看什么?”孙策捧着一卷竹简走进来,脸上沾着祭祀用的朱砂。
“在看你半年前救下的那些孩子。”苏羽指着靠窗的一个少年,“那不是被刘勋掳走的庐江小吏之子吗?”
孙策凑到窗前,咧嘴笑道:“他现在能背《诗经》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对了,许昌来人了,说是荀尚书托人带来的。”
锦囊里是半块麦饼,已经有些干硬,却还带着淡淡的麦香。另有一张素笺,上面只有荀的字迹:“秋凉,添衣。”
苏羽将麦饼凑近鼻尖,眼眶微热。二十年前在洛阳太学,两人常常分食一块麦饼。那时荀总说:“麦饼虽粗,却能养人。”
“先生,荀尚书是不是很厉害?”孙策好奇地问,“公瑾说,曹操能平定北方,全靠他在后方调度。”
苏羽将素笺折好藏入袖中:“他啊,是个连睡觉时都要抱着文书的人。”他忽然笑了,“不过他棋艺很差,当年总被我让三子。”
话音未落,程普匆匆进来:“公子,江东传来消息,刘表派黄祖率军犯境。”
孙策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黄祖?”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杀父之仇,正好清算!”
苏羽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落在案上的棋盘:“刘表势大,又有长江天险可守。若贸然东进,恐遭不测。”
“那先生的意思是?”
“以退为进。”苏羽拿起一枚棋子,落在代表柴桑的位置,“黄祖性情急躁,我们可诱他深入,再派周瑜断其退路。”他忽然看向孙策,“你还记得城楼上那盘棋吗?”
孙策点头:“记得,先生说要留有余地。”
“正是。”苏羽指着地图上的豫章郡,“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