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
他没想到,在陈主任眼里,他这个戴过“处分”、暂时“赋闲”的人,竟然是这样的价值。
“所以啊!”
陈主任的声音充满力量:
“别把这份工作看成‘闲职’!这是你沉淀、反思、升华的绝佳机会!把你亲身经历的那些痛、那些斗争、那些深刻的教训,用你郑仪的视角、融合研究室的理论高度和全省的政策视角,重新梳理、总结、提炼!把青峰的那团乱麻,理成能看清脉络、能举一反三的经验教训!”
他眼神热切:
“你这颗脑袋里装的,可不只是青峰的矿难和几个腐败分子!装着的是基层治理、官商勾结、安全监管、权力监督……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活案例!是能够转化为完善全省治理体系、甚至影响更高层面政策制定的金矿!”
郑仪站在那里。
他原以为,自己是被安置在这里,当一个安静的、反思的旁观者。
可陈主任点破了一层他从未深入思考的窗户纸,他那些沾着血泪和泥泞的经历,在这座看似平静的“智库”大楼里,不仅不是包袱,反而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价值!
“明白了!”
郑仪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背。
“陈主任!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深入研究!尽快拿出有分量的东西来!”
“好!有这个劲头就好!”
陈主任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里满是期许。
“行了,不打扰你了!有什么想法随时找我聊!对了……”
他像是想起什么,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的笑意:
“关于你党校培训的名额,已经在走流程了。安心在这儿打磨几个月,到时候去党校再‘回炉’锻造一下!前途,宽广着呢!”
办公室的门轻轻关上。
房间里只剩下郑仪一个人。
暖气低鸣。
他走到办公桌前坐下。
桌面上很空,除了那台电脑,那个保温杯,就是小吴留下的厚厚一沓资料目录索引。
他拿起那份目录,翻开来。
纸质目录和电子索引都打开。
《关于我省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初稿·内部讨论版)
《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落实梗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安全生产领域“政企合谋”监管失效的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