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有许多可出口到海外,事实上,即便推行海禁,大明官方仍然通过多种渠道与海外进行贸易,东南沿海的渔船走私的获利也有不少,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罢了。
只从海外获得白银一项,柳贺觉得就能争取一二。
至于河漕与海漕之间的矛盾,海漕不夺河漕利是一,但河漕因涉利多又杂,用海漕钳制,也能助力河漕效率的提高。
除了经济因素外,开海也有政治因素在。
柳贺来见天子前已经打好了腹稿,他是来争取机会的,准备自然要做充足了。
开海的阻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朱元璋开启的海禁之策,二是河漕的利益牵连,三则是官员及百姓对开海有陌生感,或者说,现下开海究竟能获得多少利润,这也是不可知的。
张居正任首辅时反对开海,柳贺却觉得,开海有大利可图,尤其在眼下这个时机——各地天气虽然多变,但因玉麦、甘薯等作物的逐渐推广,纵然逢上灾年,老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且国库比嘉靖、隆庆年时要充盈许多,省着点花的话,的确可以用来训练海军——就当是为朝鲜之战做准备,此时虽有些早,但凡事预则立,多做准备总是没有坏处的。
何况若要开海,朝廷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是很有必要的。
柳贺特意写信给张居正,告知自己意图开海的计划,他所写的内容要比今日对天子说的更详尽许多,毕竟有许多话不适合在天子面前说,却可以说给张居正听。
张居正的回信比以往更迟一些,随他的信一道附来的是一封张敬修的文书,张敬修说,张居正身子已不大支撑得住,恐怕明年就要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