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上手翻了田,又将镇江府中所藏的农书读过,再听取老农的意见,于农事上见解渐渐深厚了起来。
甘薯是他极力推广,其余如玉麦、土豆等作物也各有其效用,但柳贺也不只关注这几种新作物,稻、麦等如何增收也是他关注的话题。
杨尧对柳贺也十分无奈,不过她早已习惯了柳贺如此——在京城时,柳贺操心朝事,每日不得闲,到了地方上,即便此刻无官无职,柳贺同样忙得热火朝天。
刚回家不久,他已经黑了瘦了。
他和镇江知府林应雷、丹徒知县甘世价都打过招呼,二人十分乐意将本府知农事的吏员交由柳贺指派,那小吏便带柳贺下乡去,询问何处,以探寻作物增收的方法。
林应雷与甘世价皆十分疑惑,两人却不敢轻易问询柳贺。
但再过一月,两人便自《育言报》农事一栏瞧见了柳贺所撰的文章。
《育言报》问世不过半年,却已是朝廷官员、士绅、读书人必读的报纸,各地书肆进报十分积极,报纸到手的速度远比一般书籍更快,即便在镇江府地界,官员们读到的《育言报》也只比京城慢上一两期而已。
事实上,《育言报》农事一栏依旧不为官员所重,《育言报》所收的稿件大多来自对农事有兴趣的读书人和吏员,其中有功名的并不多,进士更是屈指可数
而林应雷与甘世价所读的这一期《育言报》,在农事栏中撰文的竟是柳贺!
“右宗伯这是何意?莫非真不愿争阁臣之位了?”
也有人觉得,柳贺这堂堂三元郎真是堕落了,他词臣出身,官至礼部右侍郎,所掌的是天底下最重的规矩,可谓清贵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