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本府就算想取也下不了手。”
刘同知的意思是,柳贺眼下与府中士绅相处还算融洽,府考一事上他不如高抬贵手,让本府士绅子弟多考中几个。
士绅子弟中文章出众的也有,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柳贺自然毫不吝啬地取中了,但有些士子的文章……柳贺只能用不堪入目四个字来形容。
见柳贺已有决定,刘同知也不再劝,事实上,他手中也有士绅富商们孝敬来的银子,为的是让他在柳贺面前替士绅子弟们说说好话。
刘同知钱虽收了,为人却很有分寸,他已上了年纪,就等着回乡颐养天年了,着实没必要为了一点银两得罪风头正劲的柳贺。
何况刘同知也清楚,柳贺是一甲头名出身,眼光哪里是他这等三甲进士可比得的?何况刘同知并非不知有些士子的文章有多差,他当年也是任过知县的,在读县试考卷时,刘同知气到直接把笔丢出去过!
“文教一事,为国求贤是重中之重,本官虽为府官,也当摒弃自身喜好,选出有实学、有真知的一等文章,那等浮词险峻的文章切不可取。”柳贺叮嘱手下官员,“各位如今虽为佐贰官,却未必没有任一府主官之时,求贤当谨之又谨。”
“府台高见,我等自当遵循。”
在这知府任上,柳贺时不时地就会被手下官员疯狂拍马屁,若非他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还真可能被这些马屁给熏晕了。
总而言之,在下属们口中,柳贺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英明的,他本人更是完美无缺的,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州、县主官给柳贺汇报时也是如此,千字文的书,有五百字吹捧
柳贺本人如何完美,剩下四百字才是重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