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甫兄怎么看?”
郭朝宾思虑许久,道:“下官于草湾新河开通之事不甚了解,但此前下官之所以不赞同开通胶莱河,也是有这般顾虑在。”
“自嘉靖年来,工部有记载的开河记录便有数条,耗费可谓甚巨,然而效果十分不足,恐怕正如这信中所说,是新河开通致旧河淤塞。”
作为工部尚书,郭朝宾倒是不必算经济账,但眼下官员每逢治河便想到开渠,工部也派出官员在各地河道驻守,但黄河仍是连年溃堤,开河的效果绝非想象中那般有用。
即便是有,恐怕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效用,和开河所斥巨资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张居正随后见了户部尚书王国光。
王国光对吴桂芳的想法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眼下朝中最缺的就是钱,俺答封贡以来,朝廷在各处的兵费有增无减,今年因黄淮水灾一事,户部又向各地发出赈灾银,王国光这户部尚书当得着实是里外受气。
他想省钱,可花钱的地方比省钱的地方多太多了,京中各衙门也在向户部伸手要钱,两直十三布政司也是将户部当成了钱袋子,各个只知道伸手。
眼下出了一个要钱少的官员,王国光又怎么会不乐意?
张居正仔细一想,还是给在乌程的潘季驯去了信。
潘季驯有治水之才,这一点张居正是很清楚的,不过他眼下用了吴桂芳,吴桂芳意见与潘季驯相左,他自然不好在起用潘季驯,治河之事只能一心而为,主意太多反而难以将河治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