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一句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弟子樊迟与孔子的对话,樊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爱人,问何为知,答曰知人,樊迟仍不明白,孔子说,有知人之明,就是提拔正直的人,弃置邪枉的人,这样能让邪枉的人改邪归正。
《为政》中也有“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一句。
柳贺回忆了片刻他写过的内容,得益于出色的记忆,默下一篇文章对他而言并不难。
“书知人之知,成爱人之仁,此圣人告贤者也,盖举直错枉……”
数百字在稿纸上一蹴而就,这篇默完,天色更亮了一些,柳贺身上也热了一些,精力与未写题时已截然不同了。
一篇默完,柳贺检查了一下错字,确定无误后便往考卷上誊抄,因文章已被他背熟了,刚刚又抄了一遍增强记忆,此刻柳贺下笔更是顺畅,字迹比默写时又好了几分。
柳贺抄完这篇,待墨迹吹干,又去看下一道题。
因为第一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可以不慌不忙地去琢磨五经题。
不得不说,县试五场让柳贺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尤其在考试时间的分配上,他比县试时更从容了。
考场中此刻安静无比,一众考生皆是投入。
柳贺一看到五经题,顿时
感觉压力有些大。
通常来说,乡试及会试考四道五经题,题目通常有长有短,而府试这一场,不知是否为了区分难度筛选考生,题目出得……巨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