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被埋没。
对于镇江府城的读书人来说,报考丁氏、茅氏二族社学并非什么秘密,可对于身处乡间的柳贺来说,去何处求学几乎是他面临的头等大事。
况且他还指点了柳贺该读什么书。
在社学这几月,柳贺读书几乎都靠自己摸索,主要还是他爹留下的藏书,可柳贺的看是不带任何目的性的,究竟哪一册更重,是看过便忘还是将书中所写记在心中,他几乎是没有任何头绪的。
……
中秋过后,柳贺开始闭门读书。
他把孙夫子的建议和纪娘子提了,纪娘子虽不舍柳贺离家求学,可既然柳贺愿意上进,纪娘子自然也不会阻拦,她毕竟也是秀才娘子,柳信在世时也曾外出游学过一段时间。
柳贺其实想过让他娘和他一起住到府城去,但据他打听到的消息,丁氏和茅氏族学招收的其他弟子都是安排住宿的,他娘如果一起去了,倒不如一直留在村中,好歹有左邻右舍互相帮衬着。
柳贺想了想,到时候只能请三叔以及里长族老他们照顾一二了,如果他真能通过两家族学的招考的话,希望那边给假能够稍多一些,让他能够经常回家看看。
柳贺读书依旧由四书开始,孙夫子借了他一本四书的点评,乃是他年轻时习四书的经验之谈,柳贺手中也有各种四书讲评若干,他每读一册,便会将自己心中所想与讲评内容进行比对,如此一来,他印象更深不说,各书中一致与不一致的观点也能被他一一吸收。
四书之外,柳贺每日会看一部分五经的内容,在明代科举考试中,头场考四书三道,经四道,一共七道题,考生四书必学,五经只需择其中一经为本经即可,相比四书,五经要驳杂得多,明初时规定了五经中各经应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