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缓缓放下册子,目光投向殿外,仿佛穿透重重宫阙,看到了那广袤而苦难的田野,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悲悯:
\n
“这白纸黑字的优免数额,不过是冰山一角;其下隐藏的蠹虫之害,更是触目惊心!”
\n
“不知道有多少升斗小民,为避那压垮脊梁的重赋,将祖传的几亩薄田,忍痛‘投献’于尔等名下!
\n
多少地方豪强,借尔等功名官身,‘诡寄’田产,逃避国税;更有甚者,上下勾结,‘飞洒’税粮,将自身税赋转嫁于无辜小民!”
\n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这优免之制,早已变质!非但纵容官员士绅合法占有远超额度的免税田产,更滋生出种种盘剥小民、侵蚀国本的非法勾当!
\n
朝廷的税基,就是这样被这所谓的‘优免’之政及其衍生的种种恶行,一点一点,蛀空殆尽!”
\n
“前几年国库空虚,辽东烽火连天,加征辽饷,加的是谁的饷?是那些田产早已投献、身无立锥之地的贫民之饷!是那些守着几亩薄田、却被层层盘剥的自耕农之饷!”
\n
“而真正坐拥万顷良田、不纳分文赋税的尔等,可曾多交过一粒米?可曾少收过一斗租?”
\n
殿上的几人均沉默不语,就连往日最敢于直言进谏的李邦华也是脸色凝重,陛下所说的这些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但是这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积弊已与整个士绅阶层、地方豪强的根基盘绕缠绕,牵一发则动全身。
\n
他们作为士大夫,自然也属于既得利益者,打破这维系了百年的潜规则?这无异于亲手砸碎支撑这个庞大士大夫阶层的基石,等于向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宣战!其后果,轻则身败名裂、祸及家族,重则……可能天下大乱。
\n
朱由校冷眼扫过众人神色,心头也是一叹。即便是史册上有清誉之臣,终究也难逃时代的桎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