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良的“天启银元”所取代,而任何试图染指或阻挠的力量,都将在这位年轻帝王的雷霆手段下,被碾得粉碎。
\n
朱由校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肃立的几位核心重臣——首辅方从哲、次辅李邦华、阁臣周嘉谟、户部尚书毕自严。
\n
看着他们脸上或凝重、或忧虑、或深沉的表情,他心中亦是一叹。
\n
自他登基以来,这几位重臣辅佐朝政,堪称兢兢业业。
\n
尤其是毕自严,在帝国财政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里勉力支撑,维系着国用不至彻底崩溃,已属不易之才。
\n
他缓缓起身,目光如沉水般扫过众人:“诸卿皆国之柱石,社稷肱骨。朕深知尔等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劳心劳力。朕亦深知,尔等为官不易。”
\n
他语气带着一丝体察入微的沉重:
\n
“一品大员,岁俸不过千石,折钞之后,实得几何?七品县令,年俸九十石,折钞之后,又能养活几口?”
\n
“京官居,大不易,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外官看似威风,迎来送往,养家糊口,哪一样不需银钱?俸禄微薄,折钞损耗,致使清官难为,廉吏难存,此乃朝廷之失,朕心甚愧!”
\n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几位重臣心中激起涟漪。陛下竟能如此体谅他们的难处?李邦华、毕自严等清介之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n
然而,朱由校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也变的冰冷:
\n
“但俸禄微薄,折钞损耗,也不是官员贪墨国帑、鱼肉百姓的借口!”
\n
“朝中多数官员借口俸禄少,便将手伸向国库,美其名曰‘漂没’;地方官想升迁,便揣着民脂民膏进京钻营,美其名曰‘冰敬’、‘炭敬’。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