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的增长速度,永远赶不上皇族“指数级增长”的速度。
\n
结果导致,亲王、郡王等高层宗室贪婪地占据大量庄田,俸禄优厚且稳定;
\n
底层宗室如镇国将军以下,尤其是中尉、庶出子孙则俸禄被层层克扣,甚至常年拖欠。再加上朱元璋禁止他们从业,许多人“无禄可食,无业可从”,只能悲惨地沦为流民,甚至沿街乞讨。
\n
史载,嘉靖年间,河南有宗室“年逾三十不婚,暴露十年不葬”;山西有宗室“缺衣少食,有行乞于市者”。他们虽有“龙子龙孙”的名分,却连普通百姓的生计都不如。
\n
活生生的把“巩固皇权的工具”,变成了“拖垮王朝的枷锁”:天下税赋被宗室大量消耗,百姓不堪重负而造反;中下层宗室则在“皇族身份”与“生存绝境”的撕裂中;
\n
转了一圈,可以说是损人又损己,获利的竟然只有一小撮藩王高层,简直是荒谬绝伦!
\n
朱由校回过神来,看着桌上的几份卷宗,既然现在借着山西的贪腐案,查出来把柄,那么宗室的问题,也要提上章程了。
\n
“不过……也不能一刀切,都杀了干净。自古治国,讲究恩威并施,杀伐有度。”
\n
他的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紫檀御案的边缘,发出笃笃的轻响,那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n
如同晋藩昭德王、代藩广灵王朱鼐铉之流。
\n
他们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超规格的俸禄、贪婪地霸占着广袤的封田、肆无忌惮地享受着垄断的贸易特权。
\n
他们恬不知耻地利用太祖分封赋予的权势,贪婪无度,兼并土地,盘剥地方,甚至为暴利铤而走险,走私资敌!不仅是蛀虫,更是国贼!
\n
其罪昭昭,挑两个出来按国法论处,名正言顺;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