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腐不除,反而以‘祖制’之名,庇护蛀虫?难道这帮内侍结交的外官是各位大臣?”
\n
这一连串的反问,直指核心——太祖定制的根本目的。不是形式不变,而是要实现功能,你们守着空壳,却无视里面烂透了的事实,究竟是谁在违背祖宗的初衷?
\n
韩爌嘴唇微动,刚想辩解:“陛下……”却被朱由校毫不客气地打断!
\n
朱由校的目光又转向左光斗,眼神如刀:“至于出宫!左都御史言辞恳切,句句不离‘圣躬安危’,拳拳之心,朕岂能不知?”
\n
左光斗微露一丝得色,正待继续强调,却听朱由校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而严厉:
\n
“然!朕问你,武宗皇帝数次巡幸九边,视察边备,亲历风霜,莫非他就不为‘圣躬安危’所虑?世宗爷登基之初,巡视皇陵,体察京畿民情,难道就不是深谋远虑?他们是否都该被臣下以一句‘深居’圈在紫禁城?”
\n
“祖宗列圣若有灵,听到尔等今日这番以‘安危’为名,实则禁锢天子、使其隔绝于天下之外的说辞,会作何感想?”
\n
他猛地站起身,不再坐着,看似瘦弱的身影投下压迫性的阴影,目光扫视全场:
\n
“朕年方十五,学识自然不及诸位饱读诗书的阁臣、御使。正因如此——”他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如铁,
\n
“朕才更要亲自去看!去看那京城外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去看那京营将士是否兵甲锋利、气势如虹!而非只在深宫之内,捧着诸位精心挑选送进来的奏折,听诸位口中的‘天下太平’,就以为真个是海晏河清!”
\n
他直视着左光斗,眼神几乎要燃烧起来,厉声质问:
\n
“深宫读书,诚然重要。然读万卷书,若不与行万里路相佐,岂非纸上谈兵?不亲眼目睹民间疾苦,不亲耳聆听将士心声,朕如何去体会尔等奏疏中提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