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点点头,“接着说。”
\n
“谢陛下。”骆养性顿了顿,继续说道,“二来,亦是陛下对臣父子二人的信赖与重托——辽东局势糜烂,建奴猖獗。
\n
昔日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锦衣卫刺探军情、传递密报、监察将领、追查通敌之功,不可谓不显。朝鲜之战初起,倭情不明,正是当时家祖及家父辈缇骑四出,深入敌境,才将倭寇虚实、水路兵备探明,为大军决策提供依据,甚至追查至沿海豪商通倭大案……
\n
如今辽东险恶远甚朝鲜之时!熊经略在彼处呕心沥血,然局势艰难,内部掣肘,敌情诡谲。陛下令家父奔赴辽东,以陛下亲信耳目之身份,重启锦衣卫探事之职,为熊经略稳住局势、厘清内患、洞烛建奴动向,尽绵薄之力!”
\n
这番话将朱由校的深意剖析得明明白白。敲打骆家,防止其势力盘根错节阻碍锦衣卫改革;利用骆家在锦衣卫内的根基和资源,重新激活锦衣卫在军事前沿的神经末梢作用。派他去辽东,既是敲打,也是让其真正发挥价值,帮熊廷弼稳住阵脚。
\n
朱由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口吩咐道:
\n
“去趟皇极门传朕的口谕,等会如果有朝中辅臣进宫觐见,不必阻拦,你带他们进来!”
\n
“遵旨”领命退下的骆养性,走出乾清宫那高大的门扉,被冬日的冷风一吹,才惊觉自己后背的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手心更是一片湿滑。他心底涌上一股疑惑,又掺杂着一丝惊悸:皇爷怎么知道待会会有大臣求见。
\n
“怎么知道的?”
\n
朱由校好歹也是看过《明史》的人,再不济还有那部《大明1566》,后世史书早已将大明朝堂上这套把戏写得明明白白,那些权谋剧更将所谓清流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n
特别是那帮东林党人,昨日自己先是出宫前往南海子,又是清理内宫,动静搞得这么大,他们要是再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