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新清晰,她这才看清递还眼镜的人。
那张经常在县电视台新闻和街头宣传栏照片上出现的、年轻却已带着一种难以喻威严的脸庞。
她瞬间愣住了,嘴巴微张,忘了道谢。
旁边的男生也猛地收声,看清郑仪的模样后,脸上那股愤世嫉俗的激动瞬间冻结,化为一丝惊讶和……紧张。
“郑……郑书记?”
女生小声地、难以置信地问了出来。
郑仪点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丝毫架子。
“放学了?刚才听你们聊得挺激烈。”
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带着长辈的关切。
“高考……公平?出路?这问题够大的。”
郑仪轻轻点头,脸上没有评判的神色,目光温和地扫过眼前两个神情紧绷、眼里都燃烧着不同火焰的少年。
“你们说的,”
他的声音不高,传入两人耳中。
“都有道理。”
这话出乎意料。
男生怔住了,挥舞练习册的手僵在半空。女生推了推刚戴好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满是困惑。
郑仪没有急于解释,而是示意旁边老槐树根旁一块干净的石礅。
“都坐下聊两句?”
他率先坐了下去,动作随意,丝毫没有县委书记的架子。
男生犹豫了一下,跟着坐下。女生也迟疑地挨着石礅边缘坐了。
“你,”
郑仪看向情绪依旧激动的男生。
“看到了不公平,看到了规则可能是别人画的,不想被框死,想闯别的路。这股子质疑、这股子不想认命的劲儿,是好事。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要是年轻人全成了只会低头走路、不敢抬头看天的‘顺民’,那才真没希望。”
男生紧绷的脸颊肌肉似乎松动了些许,眼神里的愤懑被郑仪的理解稍稍化解。
“而你,”
郑仪转向女生,语气同样带着肯定。
“很清醒,看得到现实的残酷。你说得对,对于绝大多数像我们青峰县这样家庭的孩子,高考确实是目前最清晰、相对最公平的一条赛道。它像一道悬崖上的窄桥,踩上去艰难,但桥那头,确实连接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努力去够一够,为自己争取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天经地义,没有任何错。”
女生抿了抿嘴,刚才那种近乎决绝的“现实主义”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