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林姝,省报首席记者。”
郑仪简意赅地介绍。
冷治心头一震!
省报首席!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去年轰动全省的那组揭露某市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度报道,署名就是林姝!
犀利,深刻,刀刀见血!
当时省里震动,直接端掉了一个副市长!
她怎么会在这里?
林姝再次向冷治点头致意:
“冷部长,您好。”
“郑书记,您找我来……”
冷治压下心头的惊疑,看向郑仪。
郑仪没直接回答他,目光转向林姝:
“林记者,刚才说到的舆论放大器作用,你具体谈谈。”
林姝放下电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迎向郑仪:
“郑书记,核心就是两个字:主动。”
她的声音清晰悦耳,语速不快不慢,带着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逻辑感。
“徐省长的肯定,是天赐的良机,更是发令枪。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报道‘领导说了什么’,而是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她手指在屏幕上轻点,调出一个思维导图,清晰展示。
“第一步,要立刻将‘青峰模式’具象化。我注意到县里在重点打造青山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在建的加工厂。这就是最好的抓手。”
“我们要做的,不是泛泛宣传‘中药材产业’,而是聚焦一个村、几户典型的脱贫药农,讲述他们如何在政府扶持下,从种玉米、打零工,到种药材、盖新房、供孩子上大学的真实故事。有血有肉,才有传播力。”
“第二步,是寻找引爆点。徐省长的讲话就是最高级别的引爆点。我们需要深挖讲话,并将其与青峰县的具体实践案例一一对应,形成系统解读。”
“第三步,多渠道联动轰炸。官媒发声定调,但更要注重社交媒体的下沉传播。制作高质量、有网感的短视频,讲述药农的日常、药材的生长、加工厂的建设,用接地气的语和画面,直达普通百姓。同时,邀请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三农专家、财经评论员进行解读访谈,将‘青峰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平台。”
“第四步,也是关键一步……”
林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舆情应对前置。一个模式一旦打响,必然引来关注、质疑甚至非议。我们必须组建专业舆情监控团队,对于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