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立刻明白:
徐省长这是在变相表态,支持他接任县委书记!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起来。
“我的思路很简单,以产业兴县、以人才强县、以制度稳县。”
“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郑仪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开始讲述自己的规划。
郑仪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逻辑严密,甚至提到了几项可能遇到的阻碍和应对方案。
徐志鸿越听越专注,最后忍不住点头:
“好!很有操作性。”
王振国也面带笑意,郑仪的表现,比他预想的还要出色。
“小郑。”
徐志鸿目光炯炯。
“如果真让你当这个县委书记,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仪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足足十几秒,才缓缓道:
“最大的挑战……是‘人’。”
“青峰县的问题,不是没有资源,也不是没有政策,而是执行力不够,干部的思维太固化。”
“比如扶贫资金使用,明明是利民的好事,但总有人想从中捞点油水;招商引资,明明是双赢的机会,但有些干部怕担责,宁可不做也不冒险。”
“所以,我上任后的第一场硬仗……是干部队伍整顿。”
徐志鸿眼中精光一闪:
“你打算怎么整顿?”
郑仪坚定道:
“三个字,‘能者上’!”
“能干事的,给平台;想干事的,给机会;混日子的,坚决调整!”
“我计划用半年时间,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群众打分制度。不合格的,一律调离重要岗位。”
书房一时安静。
徐志鸿缓缓点头,突然转向王振国:
“老王,我觉得……可以试试。”
王振国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就这么定了?”
徐志鸿“嗯”了一声:
“我会在省委常委会上提这事。”
他又看向郑仪:
“小郑啊,以后青峰县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秘书。”
这句话,意味着郑仪正式进入了徐志鸿的视线范围,即使王振国离开江东省,他也算有了新的“靠山”。
郑仪心头一热,郑重道:
“谢谢徐省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