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想,如果自己能去到《红楼梦》的世界里,改变这一切就好了。」
「所以就有了这本书?」
「当然不是。」
张延煞有介事的摇头道:「其实我一开始想的,是代入到贾宝玉的视角,因为这样是最容易改变剧情的——可后来一琢磨,这和高鹗的续作又有什麽区别?
而且少了那个原本的贾宝玉,还算是红楼梦的故事吗?」
说到这里,张延又不好意思的挠头道:「再说我也没那个本事,能写出契合原着氛围的大观园,所以乾脆避重就轻选择从外部破局。」
「那你为什麽会选择一个刑警做主角?红楼梦和刑侦探案,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才对。」
「这个麽,其实我刚开始,也想写个文化人穿越到红楼世界,去走当时的科举正途,可是……」
张延说到这里,指了指自己:「如您所见,我今年才23岁,构思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更年轻了,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去写好古代科举仕途的故事。
后来我看到一本悬疑小说,里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刑警队长,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主角孙绍宗,同时也保留了抄诗的桥段……」
采访从上午10点左右开始,直到下午三点才宣告结束——期间也聊了『死亡摇滚』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过这事容易引起争议,而且属于是郑铭的个人爱好,所以暂时并不会见报。
郑铭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下午四点多就乘坐火车返回了京城。
两天后,一篇名为《我与红楼:穿越时空的追梦赤子心》,就发表在了1990年11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二版头条。
文章刊发出来后,反响相当热烈。
张延在报导中描述的创作心路,以及他自承年轻识浅,只能剑走偏锋的坦诚和谦逊,再搭配上一张朝气蓬勃的照片,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年轻人喜欢做梦丶喜欢幻想有什麽错?
平时报纸杂志上不都在鼓励年轻人,应该将梦想付诸于实践吗,现在有人照着做了,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怎麽就这也不行丶那也不成了?
人家既不违反公序良俗,又不违反道德法律,凭什麽要受你们这些老顽固的打压?
还口口声声说什麽『要维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名着』,那早些年破4J的时候,怎麽没见你们跳出来反对呢?
很多读者也站出来现身说法,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