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沉吟少许,又道:“最近臣遇到一桩案子,一时不知如何判决,还望天子能够给予臣指点。”
姬定问道:“什么案子?”
孟子道:“其实这案子很简单,只因其中一位证人乃是凶手的儿子,就法而言,儿子必须出庭作证,但就礼而言,儿子状告父亲,这似乎又不妥,不知天子以为该如何判决?”
不亏圣人,真是够狠得,好在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姬定心里自然清楚,孟子此问是何用意,这个案子显然就是礼与法矛盾。
就法而言,肯定是要大义灭亲。
但是就礼而言,子若告父,那便是大逆不道啊!
姬定笑道:“这法律不外人情,若是强迫子告父,那也绝非好法。”
孟子抚须一笑,正欲再言时。
姬定马上又道:“但若强迫子不告父,亦非是好法。”
孟子稍稍一愣,问道:“那到底该怎么做?”
姬定道:“由其子自己决定,另外,可在律法写明这一点,亲人可免于作证,除非他自己愿意。”
顿了顿,他又道:“我所希望的是,法律乃是捍卫道德的底线,而非是上限,此乃礼与法之别。”
孟子听得是连连点头,这个说法他非常能够接受,捍卫道德的底线,可见这道德的重要性,道:“天子高见,臣心服口服。”
可说着,他立刻反问道:“可是如何在教育方面说清楚这一点。”
孟子与子让天天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