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姬定道:“我做这件事的原因,为求化繁为简,你却给我来了一份各国文字的契本,也就是今后在刑狱司为官之人,不但要懂得审案,还要通晓各国文字,你让我上哪找这种人才。”
富术问道:“事实上如今各国商人都来到我濮阳,交易双方可能一个是齐人,一个是楚人。”
“我说得只是其一,而你说得是其二。”
姬定竖起一根手指来,道:“这不但会给刑狱司添加负担,同时还会增加交易的困难,一个是齐人,是一个楚人,齐人看不懂楚文,楚人看不懂齐文,那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即便契本违例,也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也许吃亏的一方,只是因为看不太懂对方的文字。”
殷顺且一方面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好奇,这该怎么办,于是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姬定道:“很简单,创造出一种通用文字,所有契本必须用这种文字来书写。”
绁错立刻道:“何须创造,直接用咱们郑国的文字便可。”
姬定笑道:“首先,我们郑国凭什么让别人用咱们国家的文字,我们没有这个地位,而且这会让人误解这是为了给予我们郑国人优势。
其次,我仔细研究过当下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来自于黄纸之前,而如今黄纸取代竹简,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何不借此机会,创造出一种更适合于黄纸的文字。”
不少喜爱书法的大臣频频点头。
这行家一听,立刻就有所领悟。
当下文字是从钟鼎上来得,亦可以说是从石壁上来的,文字自然深受载体的影响,黄纸是一种全新得载体,更便于书写,其实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家的书写方式。
有些笔画,是可以一笔完成的,只不过以前没有人意识到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