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那唐玄宗要是早死几年,那也是一代圣君。只可惜他死的晚,沉迷女色、贪图享乐,好好的盛世成了安史之乱,李唐江山就是亡于他之手!”
如果是其他的场合,或许会有一些饱学之士认真的和老朱探讨李唐江山覆灭到底是哪位皇帝该背锅,只是现在这个场合还是不要去争辩。
这倒不是老朱的一家之言就是绝对的正确,而是现在李隆基确实要承担李唐覆灭的不小责任,这些也都算得上是事实。无非就是锅大锅小的问题,该背锅还是要背。
老朱就继续说道,“宋太祖致身行伍、方得天下,和兄弟饮酒共宿宫中,隔天就驾崩。其有四子,然传位其弟?这又是何道理?徒留烛影斧声,其子也是先后离世,何其惨烈。”
其他官员更是战战兢兢了,赵匡胤四个儿子、两个早逝。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赵匡义对他的侄子们也不好,还好赵匡胤也是留下了子孙后代。
老朱有些感触颇深的说道,“这两年朕为何时常不来上朝?实在是朕年老体弱、精力不济,想要处置朝政时常觉得力不从心。”
百官们都不想吐槽,就皇帝这孔武有力、老当益壮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年老体衰的样子。抱着个胖娃娃也非常的轻松,哪里有半点力不从心的姿态?
可是心里头明白归明白,这时候要是说出来,那显然就是最为愚蠢的做法了。
老朱看向朱允熥,说道,“先太子早逝,朕时常担心江山社稷之传承。好在太孙英明睿智、待人宽厚又能决断,朕方才觉得江山社稷无忧。”
朱允熥就乖乖跪着好了,其他文武百官也都是跪着,这时候就别想其他的事情了。
老朱随即说道,“朕的这些子孙当中,太孙最为像朕。年少没少受磋磨,历练出来了心性。有皇后、太子悉心教导,又不缺仁爱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