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山东这一段不疏浚,大运河就没办法通畅,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那自然也就是需要以海运为主,陆运自然也就只能是为辅了。
看到陈瑄要反驳,朱允熥就开口,“你先等一等,等严尚书把话说完,自然给你说话的工夫。现在就你一言我一语,怕是要吵起来。”
陈瑄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忙不迭的说道,“臣不敢。”
朱允熥也就是笑一笑而已,现在提起来了自然是‘不敢’,要是不提醒的话事情都做了,到时候再请罪。
对于这些大臣们的一些套路,朱允熥现在也是比较熟悉了,有些时候确实是想要吐槽,当然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多叫真了。
严震直就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先疏浚南方河道最优,南运河淤废之处甚少,疏浚起来也不算难。”
南运河也好、北运河也罢,实际上淤塞的情况都有,只是谈不上多么的严重。真正淤塞严重的,也就是中间的那些河段了,那也是大工程。
老朱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先修到扬州是吧?太孙先前也和咱提过,只是咱问你,到了扬州之后,还不是要转海运吗?”
真要是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杭州等地开始海运,免得从扬州中转一下,这看似是有着一些多余的动作了。
老朱继续说道,“扬州不如唐宋繁华,这一点咱也知道。只是这漕运不通,扬州就再难成为紧要之地,这个道理你们也是该明白才对。”
严震直等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唐宋时期的扬州无比繁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扬州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
现在的扬州虽然也有不少的商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