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说到底还是老朱给与了足够的支持,所以现在的朱允熥想要做事,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下朝后回到文华殿,朱允熥看到案头的奏章就问道,“不是说皇祖父这些天批了不少奏章吗?怎么回事,还有这么多奏章?”
道衍就连忙回答说道,“殿下,前些天陛下批复的多半是一些急事。一些不太紧急的,多半是留下来了待殿下回京后再行处置。”
好像非常有道理,再没有丞相之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那自然也就意味着天底下的大事小事都是一把抓,事情自然也就不可能少了。
想要偷懒是不可能的事情,实在是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些。除非是放权,要不然就不可能想要清净。
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在大明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起码在老朱、朱允熥这个时候不要指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道衍也继续说道,“还有市舶司、海禁之事,虽说有不少奏章,只是陛下多半是看了一眼,其余也都是留着给陛下再行处置。”
朱允熥笑着点头,不无感慨的说道,“祖父到底是心疼我啊,我主导的事情,他多半是不给我半点阻碍。”
道衍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虽然早就知道皇帝舍得放权,对待皇储的支持可谓是前无来者。可是现在在皇太孙身边做事,有些时候还是忍不住感慨。
皇帝自然是一代雄主,可是这样的一代雄主对待储君的态度,简直就是不敢想象了。
道衍继续补充着说道,“除了市舶司、海禁的事情之外,除了一些边关大事,陛下对于五军都督府的奏报大多也都是留中不发。”
这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外界的传言都是朱允熥这个储君最先掌控的就是五军都督府,认为淮西勋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