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宁国公主笑着说道,“这事你放心就是,虽说我们也鲜少回乡,只是该做些什么也都是心里有数。”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老邻居们基本上都不在了,现在的身份也是有着天差地别,但是有些事情就不能只是看着现在的情形。
老朱是出自凤阳,这就是帝乡。而作为老朱的子孙,更要认这个出身,祖籍所在之地、昔日的旧邻,该照顾就要照顾。
封官赏爵肯定是不行,但是平常给点米面赏赐,宗室回乡祭祖的时候款待一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的典故。刘邦回到沛县还大宴三天,击筑作歌更是千古佳话。
哪怕是在大明,也是极其重视乡土情。朱家的子孙要是不认昔日的邻居,那传出去就非常难听了。
朱允熥看向徐妙锦,说道,“义惠侯和干祖家的,你万万要亲自照料。”
徐妙锦心里清楚,义惠侯刘继祖的子孙,以及汪干娘的子孙,这都是老朱家的恩人。他们的身份不同,现在不只是得到了世袭的皇陵祠祭署的官职。
在一些重要的祭祀仪式当中,这两家的也都是有资格陪祀。
徐妙锦心里有数,严肃说道,“殿下放心就是,臣妾心里也有分寸。”
这些事情也根本不需要他多提醒,以徐妙锦的兰心蕙质,肯定不会在这些事情上有什么疏忽。稍微有点品行的人,都不会在这些事情上马马虎虎。
回到了凤阳,到时候的朱允熥肯定也是比较忙的。祭祖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大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登基前的重要流程之一。
在他的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