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一个多小时,干部们提炼出来的核心内容很简单:找到各村各乡的优势,组织大家搞生产。不管你是种板栗,种核桃,还是养走地鸡,搞中药材都行,但保证品质才是前提。
至于前期的投资,新希望公司的小额贷款办公室会给大家提供低息贷款,大家以后用产品偿还。
现在出产的野生产品数量还是太少了,虽然有着天然无污染源的优势,在东大那边可以打着有机食品的招牌卖高价,但中国这边自己也有消费需求,现在就让他们养成生产有机食品的习惯,以后出路才更广。
“山上全是杂树,那要砍到什么时候去?”
这还是小事,县长说的以后整个县都不准使用农药化肥才是让干部们炸锅的大事。
这时候的干部敢直接骂娘的可不少,当场就有干部站了起来:“干部们的工资是中央补贴的,我们倒是不怕饿肚子,老百姓本来能种的地就不多,还不准他们用农药化肥,难道大家以后都吃板栗核桃,没事的时候再喝点中药?
何况这些东西没个三五年都长不起来,这期间大家吃什么?”
县长无奈的看向赵二小姐,自己这个县长穷得叮当响是全县干部都知道的事,这种事情,还是赵二小姐这位总裁出面,大家才敢相信。
已经锻炼出来的赵二小姐面对全县干部,一点都不心虚:“在你们种植的特产作物收获之前,新希望公司会给每亩地每年补贴十元,但有一条,但凡在你们县发现有人使用农药化肥,所有的补贴全部取消,由我们提供贷款发展的产业马上开始收贷。”
对这一点,县里的干部并不担心,咱们这地方之所以穷,不就是进出不方便?
到时候派人在那几条路上一卡,除非你飞过来。
大家拼命也要把这十块钱一亩的补贴保住,毕竟山坡地一年也就产出百八十斤,少收点就少收点吧。
万一以后特色作物收成不好,大家再考虑不迟。
会一开完,马上就有新希望公司的小组开始下多。
这些人简直跟鬼子下乡一样,每户村民的家里都要转个遍,发现有化肥农药的马上按分量算钱之后收缴,然后按照分田的册子发放补贴。
来的时候,县里干部不是没有说过这种事情可以交给干部们去执行,而且还反复拍胸口,保证不会出差错。
书记处和股东们也都是这个意思,毕竟这样搞,太费人力和资源了。
邹临天都坚决挡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