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临天作为中央头号保护动物,所有的信件都有专人负责检查过滤。
这段时间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天南地北的女青年给他写的信,每天邮政局都要拉几麻袋过来,搞得这些工作人员叫苦不迭,但又不敢马虎,毕竟工业系统每天也有无数的问题,在电话里不好解决,下面就有人写信过来。
“女的?”
邹临天着着明显女性风格的信纸一愣:“老周,你现在都有这种闲情逸致了?”
周局长翻了个白眼,从他办公室的冰箱里薅了两瓶东鹏,吐槽道:“我倒是想,但今天有五个会,你自己慢慢看。”
邹临天快速的扫了一遍,看确实说的是正事,这才仔细研究起来。
“一棍子把资本家打倒确实有点武断,不给出路,这些家伙难保不在私底下捣乱,鼓励他们参与贫困地区开发或许是条路子。”
从转椅上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转了两圈:“慈善基金可以组织,但如何调动资本家的积极性,或者说如何保证他们的利益,这不是慈善基金能做到的,还是要去找任书记问问。”
任书记看完信,又听了邹临天的想法,皱着眉头:“你不会是想让他们在自己资助的地方搞垄断经营吧?”
邹临天摇了摇头:“肯定不行,什么时候都不能相信资本家的良心,即使现在有,也不代表以后有,还是要想一个既能调动他们积极性,
又能保证百姓利益不会受损的办法。”
任书记看了他一眼:“资本家要利润,百姓不能吃亏,除了国家来弥补还能有什么办法?”
看到邹临天又沉不住气了,任书记挥了挥手:“去年一年,中央给贫困地区补贴的干部工资和设备经费就超过了十亿元,不然你以为取消田税之后他们能这么老实?
反正都是收不到税,不如拿出来画饼,这事晚上的书记碰头会上我提一下,毕竟是全国范围的税收优惠,要大家都点头才行。”
对于资本家投资贫困地区的道路之后,在贫困地区投资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大家都没意见。
毕竟当地特产,不管是中药材,板栗,柿饼,茶叶或者其他特产,都还要进一步加工,与其让资本家把工作机会搞到外面,不如就留在当地。
大家的分岐就在这个税收优惠的时间长短上。
主席和总理只想给三年,理由是随着中国现在的扩张政策推行下去,贫困地区的人口都要逐渐迁移,让资本家意思意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