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条件比赵二小姐想像的要好很多,不管是教室,还是学生老师的宿舍,虽然都是平房,但全部都是粗大的槽钢做骨架,双层木板做墙面,中间是现场施工时填充的泥土,给赵二小姐的印象就是又土又洋。
这是东大的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就是尽量选用中国能自己生产的材料,自行制造。
一进宿舍,居然有电灯,电风扇,热水壶,这可是武汉一般市民都还享受不到的待遇。
“校长,咱们学校这电是从哪里来的?”
校长指了指教室顶上:“上面全部都是发电板,学校有储能电池,不光供应学校自己用,县政府还拉了线过去,我们以后还能收县政府的电费。”
赵二小姐不懂,但大受震撼。
校长又指了指西边:“食堂在那边,咱们老师吃饭是免费的,旁边还有超市,卖一些生活用品,有需要的话可以去看看。”
赵二小姐摇了摇头:“我还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心里准备,这跟武汉有什么区别?”
校长笑了笑:“这是邹先生舍得投入,这里到底怎么样,开学的时候你就看到了。”
本以为自己已经迈入现代化的赵二小姐,在休息一天之后,迎来了她的学生。
好家伙,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穿的裤子基本都是化肥袋子改出来的,上衣就是拿绳子在身上一捆,在初春的寒风中挂着大鼻涕,
畏畏缩缩的看着这些衣着整洁,打理得一丝不苟的老师们。
城里来的老师们还在发愣,本地招聘来的保育员,和那些军转老师已经在把孩子们往澡堂拉了。
连续三天,学校所有的工作人员净忙着给孩子们洗澡发衣服,安排他们吃饭睡觉了。
以赵二小姐为首的城市青年,也从不敢下手,到毫不犹豫的拿起剪刀咔咔一顿剪,把孩子们已经结成团的头发全部剪掉,然后把他们的头按在药水里,把虱子给他们泡出来。
一个星期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第一批学生也到了回家的时候。
一直没有机会走出学校看看的城市青年们,坚持要跟着送学生回家的三轮车出去看看。
校长很痛快的答应了,现在当三轮车司机的,都是军转老师,安全问题不大。
看着他们都背上枪,赵二小姐一脸不解:“都解放两三年了,还有土匪?”
“大别山这地方说不好还真有漏网之鱼,而且山里野猪什么的也太常见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