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了然。
\n
开始算了起来。
\n
假如130万人按照最低的补偿款1.5万赔偿,那么朝廷光是赔偿款这一项就得花费……
\n
……
\n
……
\n
……
\n
作为乾隆的理财小能手,不到30秒和珅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然而却迟迟不敢说出来。
\n
乾隆:“怎么样和爱卿,算出来了吗?”
\n
和珅:“算……算出来了。”
\n
“那是多少?”
\n
“两……两……两……”
\n
“两百万两?那确实挺多的。”
\n
“不是,是两千八百万两,而且这还只是最低赔偿款的钱,如果加上后续每人每年一两的追加补偿,所花的钱只会更多,就算再翻上一倍也不奇怪。”(乾隆时期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约700元)
\n
“……”
\n
乾隆一阵沉默。
\n
乾隆时期一年的赋税总额约为4,200万两。
\n
田税2,800万;
\n
盐税500万两;
\n
关税500万两;
\n
其他杂税400万两。
\n
也就是说这后世的朝廷为了一移个民就花掉了他们大清朝一整年的赋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