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在古代律法,判官的自由裁量范围大,若律法与世俗道德相违背,法律是可以变通的。
比如,某老者上儿子家偷吃的,被误当贼人打死。本是误杀,无死罪。但判官认为儿子让父亲饿得要偷食,大不孝,于是判斩。又如,兄弟两个当街斩杀仇人,之后扔刀自首,昂首赴死。这明显要判斩刑,但判官觉得为父报仇是纯孝之举,最后只判流刑。对这样的案子,百姓会拍手称快,上锋也认为判得好。
这就是古代律法与现代法律的不同,更注重道德教化的东西,法律本身的特性被弱化。说不上哪个更好,哪个更正义,法律只是武器,造成什么后果,端的看执行和运用法律的人。
“唐律中明确了八议减等。”杜东辰答。
“何谓八议?”春荼蘼故意要让杜东辰大放异彩,自然不放过这种机会。
果然,杜东辰侃侃而谈,坦然大方,“八议者,一议亲,指皇上袒免以上无服或者有服的所有亲属,以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缌麻服以上的亲属,皇后小功服的以上亲属。二议故,指故友和旧部。三议贤,是指有大德行者。四议能,指有大才能者。五议功,指有大功劳者。六议贵,指三品以上的职事官,两品以上的散官,及封爵中一品者。七议勤,指有大勤劳者。八议宾,指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者。”
普通百姓哪知道这么多法律条文,只觉得杜东辰在公堂上的姿态潇洒风流,是个了不得的大才子。为此,无数姑娘投去爱慕的目光。看来,杜东辰若要在西域扎根,娶个又有钱又漂亮的老婆是不成问题的。
“我看不出雁回符合八议中的哪一项。”春荼蘼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却强硬,“若说是第六议……首先,长史才是从四品上,还未到三品。若说是第七议,难道说,是指他很勤快的四处盗窃他人财物吗?”语带讽刺。
此言一出,那些被盗的大富豪们先笑了起来,当然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