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们的城市魅力,说说我们良好的投资环境,说说淮河未来的发展蓝图,也不枉你来淮河走了一趟啊!”孟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叶荫惊得张开了嘴对孟辉说:“孟市长,这个题目出得太大了,没有十天半个月恐怕下不来。没想到、没想到你们这一届的政府都是学者型的官员啊,真是厉害,只是,你们还是不让我们记者好好休息一下啊?”
孟辉笑了,众人也就跟着笑……
这样的话,当然也只能是说说而已,这孟辉也好,李翰林也好,并不是真要叶荫帮着写报道宣传淮河什么的。
这就像荤段子下酒,级别不同的官员,下酒的话也不一样。如果一个地方上的一把手,真到了企求记者写报道吹捧的地步,就表明这个地方上的领导上面没人。要稳坐市长宝座,又哪里是几篇报道表扬的稿子能够维持的。当然,该宣传的时候还得宣传,但肯定不是随时都需要的。
让李翰林倍感惋惜的,是在晚餐即将结束的时候,叶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她务必回报社处理一篇稿子。好在淮河距省城还要差点才100公里,回去不是难事。
晚餐只得匆匆收场,我让秦颂安排司机小徐把他的帕萨特车开上,一行人在余香斋外与叶荫依依话别。
叶荫读出了李翰林以及众人眼神里的失望:“李秘书长,认识你很高兴,要常联系啊。这是我的名片!记住,到省城出差给我打电话!”说罢挥挥手,在华灯初上时分,挥尘而去。
送走叶荫,文化局长冷漠还要请喝茶,市长孟辉看了看白玉,见他已经醉得很厉害了,便望望,又望望汤副市长就对李翰林说:“结束了吧?”
“结束!”李翰林和汤副市长都说。
今天这个小范围的聚会,文化局长冷漠收获最大。席间,孟辉和汤副市长都曾问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工作,两位领导居然都说:“有什么困难向李秘书长多请示,多汇报。”
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同市长“亲密接触”,文化局长冷漠这顿晚餐肯定没白白消费。
时间过得很快,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文化局长冷漠算是跟李翰林这个秘书长缠上了。
市文联要召开文代会,报告打上来,李翰林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淮河作为全省经济大市的地位已经形成,对于文化的投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拿出一个经济大市应有的气度。请副市长汤玲同志批示。”
分管科教文卫体的副市长汤玲,看了报告之后也在报告上签了字:“情况阅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