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淘换着真宝贝。
\n
甭管是一眼开门的老物件儿,还是民间高手精心做旧的仿品,八爷上手一摸、搭眼一瞧,真假立判!为啥?人家打小就是在古玩堆儿里泡大的!漫说是个大活人,就是块顽石搁他身边熏上二十年,也能沾点灵气儿!耳濡目染,想不会都难。
\n
江湖上讲究“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就这么一来二去,“金八爷”这名号在四九城的古玩行里成了块金字招牌。多少人捧着好东西、揣着真金白银,明里暗里地递,就为了求他老人家金口一开,当众吐出一个沉甸甸的“老”字来。
\n
按常理说,这当间的收益不容小觑,抛开旁的不说,单是捡上一个小漏,搁普通人家吃上个三年五载,保准顿顿吃撑了,还能有余富。
\n
可是这点小钱儿在八爷这里,就多少差点意思了。
\n
一来是打小金山银山堆里长起来的主儿,眼皮子高,仨瓜俩枣的根本入不了眼;二来他手松,钱来得快,去得更快,身边不留隔夜财,图的就是个潇洒痛快!
\n
唯独有一点坏处:一旦八爷手头紧了、混到没饭辙的时候,便天天到我这里来“打秋风”。
\n
“大事不好了黄司令,您瞧瞧这个,真是打个哈欠烧饼掉嘴里——老天爷喂饭!这回可好了,咱哥们儿眼瞅着就要发财了!”
\n
老八唾沫星子横飞,见我还杵在那儿愣神,两道剑眉“唰”地就立了起来,活像两把小刀子。他胳膊一抬,“哗啦”一声把手里攥得皱巴巴的《晨报》抖搂开,那股子兴奋劲儿,压都压不住,直往外冒。
\n
我提鼻子一闻,只觉得一股崭新的油墨味直冲脑门,精神也不由地随之一振。旋即疑惑道:“不是我说八爷,这刚两三天的功夫不见,您说起话来怎么颠三倒四的,到底是大事不好了,还是要发财了?一大清早的就五迷三道的,合着昨晚做梦没睡醒呢?”
\n
老八“啪”地一拍脑门:“嗐,瞧我这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