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依旧每日洒扫庭除、诵经礼佛,只是那双清澈如溪的眼眸深处,时常会浮现一丝连她自己都无法解读的迷茫。晨光熹微中,竹扫帚拂过沾着露水的青石板,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微凉的Sh意,腿心深处便会不期然地窜过一阵细密的麻痒,如同昨夜残留的cHa0汐,轻轻拍打着她懵懂的岸。
她会无意识地停下动作,指尖悄悄捻紧了僧袍的下摆,彷佛这样便能压下那陌生的悸动。脸颊也会随之染上浅浅的、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绯sE。有时,目光会飘向客院的方向,直到被师姐唤回神,眼底还残留着一丝未来得及收敛的、柔软的恍惚,像春日枝头沾着晨露、摇摇yu坠的花bA0。
这份不自知的异样,纯真中带着初绽的诱惑,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成了刺目的「罪证」。
谣言的种子由妙净播下,却在妙清心中长出了最为扭曲的枝桠。佛堂那夜幽暗角落里撞见的「修行」景象,经由妙净添油加醋的渲染,如同一剂猛烈的毒药,灌入了妙清的耳中。起初是震惊与更深的厌恶——对谢云深这等衣冠楚楚却行此龌龊之举的伪君子的鄙夷,以及对妙音不知廉耻、败坏佛门清誉的愤怒。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种更为隐秘、连她自己都羞於承认的情绪悄然滋生:强烈的不平与被剥夺感。
凭什麽?
凭什麽那个懵懂无知的妙音,能得到那样清贵人物的垂青?凭什麽那样令人脸红心跳的亲密,是发生在一个傻子身上?
谢云深那俊逸的容貌、优雅的谈吐、显而易见的才情,在妙清恪守清规、压抑本X的认知里,本该是与佛门格格不入、需要警惕疏远的存在。她最初的排斥与冷脸,正是源於这种根深蒂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152页